虞爱华作工作报告 孙铭和颜银河等出席
来源:宣城市政府
9月21日上午,我市召开推进服务业发展大会,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着力推动服务业发展大突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登榜在会上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虞爱华作工作报告,市领导孙铭和、颜银河、章钢出席会议,市政府副市长、秘书长钱沙泉主持会议。 高登榜在讲话中指出,发展服务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是增强城市功能、聚集资源要素的有效手段,是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内在要求。从总体上看,我市服务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够。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我市经济跨越发展的制约因素。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服务业作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极和突破口,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高登榜指出,要立足我市资源条件、市场潜力和发展基础,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服务业发展格局。一要扩张总量,壮大规模。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一核心,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特别是会上确定的服务业重点项目,要责任到人,明确时限,合力攻坚,务求尽快见到实效。二要拓展领域,提升档次。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正确处理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城市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的关系。三要创新机制,增强活力。切实消除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为民营资本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全民创业成为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四要放活政策,优化环境。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促进政策落实到位,努力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高登榜强调,服务业涉及的部门广、行业多,组织协调的任务重、难度大。市已成立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党政一把手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进。主管部门要明确分工,确定目标,落实责任和配套措施,把服务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考核监督,制定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进行分类考核,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抓出实效。 虞爱华在报告中说,撤地建市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我市服务业发展明显加快,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和贡献率不断上升。主要表现为:一是总量不断扩大,二是增速不断加快,三是投入不断加大,四是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五是对税收的贡献不断提高,六是日均创造财富不断增多,七是内部结构不断改善。但是必须看到,与周边城市相比,我市服务业无论规模还是产业素质,都存在很大差距,主要是总量相对较小、产业层次不高、缺少龙头企业等。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市工业化水平较低、城市规模较小、发展规划缺失、载体建设缺少等,从根本上说还是重视程度不高、思想解放不够、政策措施不力。 虞爱华指出,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利于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节能减排。必须找准薄弱环节,突破制约难题,推动服务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要重点发展八大产业,即:一要加速发展文化产业。二要不断壮大旅游业。切实解决“来不了、住不下、买不到、名不响”等问题。三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我市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努力把宣城建设成为区域性综合性物流中心。四要改造和提升商贸流通服务业。做到培育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五要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来宣拓展业务。六要培育发展中介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方向,提升和规范中介服务发展。七要规范发展房地产业和公共服务业。八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同时,要加强园区、项目、企业重点载体建设。 虞爱华强调,要建立长效机制,服务长远发展。首先要编制好规划,引领全市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其次要制定好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应,保障服务业的发展。再次要优化好环境,形成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最后要落实好责任。市里成立了推进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同时建立了服务业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要认真承担各项工作任务。 会上,出台了《关于加快市本级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对19个服务业重点项目进行了任务分解,宣州区、绩溪县、市商务局、市国土局作了表态发言。 各县市区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及发改委主任、商务局局长、统计局局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