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起伏的太行山脉,巍峨耸天。70年前,在蜿蜒的山路上,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蝉房乡供销合作社职工肩挑背扛、跋山涉水、下乡送货,是“扁担精神”的生动写照。当年崎岖的山路,早已变成了平坦畅通的公路,蝉房乡供销合作社职工凿山挖洞,建造的果品储藏恒温洞也早已由现代冷库替代,日新月异的变化无声地展示着一代代供销合作社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为农服务情怀。
邢台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传承、创新“扁担精神”,聚焦“三网”行动建设,结合实际,起草印发了《邢台市供销合作社关于以“1234”强基提质工程为引领开展“补网强网用网”行动的实施方案》《邢台市供销合作社关于以“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为引领开展“补网强网用网”行动的实施方案》《邢台市供销合作社关于<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强化社有企业带动持续推进“补网强网用网”行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着力在基层社改造、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产销对接、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谱写出供销合作事业崭新篇章。
多元“补网”基层社量质齐升
邢台市社系统正以实现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积极规范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多元“补网”,实行一社一策、分类改造,按照“做大做强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恢复重建一批”的原则,对经济实力较强的基层社,采取巩固现有发展模式,推动由传统业务转向综合服务。在农民合作社集中的基层社,推广存量扩张发展模式,通过成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推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对经济实力较弱的基层社,借鉴股份合作发展模式,开展农资团购、庄稼医生上门指导,拓宽为农服务领域。对“三无”基层社,探索多措并举发展模式,借力社会资本,吸纳农民大户、农村能人等加入供销社。对基层社空白乡镇,采取授权经营发展模式,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新型基层社;通过探索推广五种基层社发展模式,实现172个涉农乡镇基层社全覆盖。
全市系统实施“党建引领、村社共建”工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供销合作社推动、村“两委”组织、农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做到共建基层网点、共建运营平台、共推农业社会化服务、共抓产业项目、共育供销品牌和共抓人才建设,建设120多个村级经营服务网点,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实施基层示范片区建设工程。打造了4个基层示范片区,全面实施县级综合服务中心、乡镇基层社和村供销合作社建设,形成上下贯通、点面结合的基层组织网络体系。
全力“强网”拓宽服务领域
近年来,邢台市社系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坚持“全系统一盘棋”发展思路,采取行政启动、市场牵动、龙头带动、合力推动的方式,2024年打造信都区浆水、宁晋县城关、任泽区固城和广宗县李怀等4家综合实力强、服务功能全、与农民联结紧密的示范基层社。
对经济实力较强的基层社,采取巩固现有发展模式,推动由传统业务转向综合服务。作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隆尧县魏家庄供销合作社正在从单一的合作向多领域、多层次全面合作转变,不断成为公益性功能持续发挥、经营性功能充分体现的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全系统通过一社一策、分类改造,打造高质量发展基层社17家,涌现出沙河蝉房、白塔,隆尧魏家庄、旧城等一批示范基层社。实力较强的基层社在巩固农资供应、日用品经营、农产品收购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农村电商、农村产权交易、快递收发、农机作业等便民服务,因地制宜发展冷藏保鲜、烘干收储、加工销售、农技推广等生产性服务。目前,魏家庄供销合作社逐步成为以商贸流通、幼教、农资供应、日用品供应、餐饮、农业生产服务于一体的基层社,以成贤教育、魏庄幼教、食品加工、房产销售为核心的多领域经营局面逐步成型。
积极“用网”促进城乡双向流通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以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以流通骨干企业为支撑、县城为枢纽、乡镇为重点、村为终端的县域流通服务网络。供销合作社“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有效促进了农村流通发展。
“一网多用”,双向流通。南和区贾宋镇、东三召乡两家供销综合超市,新鲜蔬果在生鲜专区码放得整整齐齐,婴幼儿奶粉、日用品等专区,人流涌动,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牌子货”。日用百货通过邢台市社渠道供应,生鲜果蔬等主要采自本地菜农、果农。目前,贾宋镇、东三召乡两家供销综合超市已与本地5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签约,并初步与市内其他地区供销合作社连锁便利店形成联采机制,将南和区农副产品通过供销合作社产销对接平台销往周边市、县(区)。
早上8点,位于邢台市新兴东大街的供销便利店“邢供0001号店”开始营业。来自本地的新鲜蔬菜一上架就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另一边,在供销合作社名优特产品店内,市民拿着工会发的自提券排起了长队。这是邢台市社秉持“一手托起农民,一手托起市民”的理念,构建商贸流通体系的重要一环。据了解,邢台市社创新采用“供销合作社+社区服务+生鲜+快递”的模式,共开设供销合作社便利店、生鲜店、名优特产店等52家,其中市级20家、县(市、区)级32家,逐步完善了市级农产品销售网络体系。
为持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促进农产品销售,邢台市社大力实施供销品牌战略,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品牌和体系优势,搭平台、树品牌、抓宣传、促销售,培育开发了“供销记忆”等一系列优质农副产品,打造注册了“邢供天下”区域公共品牌。在乡村大力推广“一村一品一主播、一供二销助‘三农’”孵化赋能活动,强力推动乡村供销电商事业发展,并开通了“邢供直采”线上商城和“邢供天下”抖音直播间、淘宝和拼多多“邢供优选”等13家平台店铺,“村村有供销电商、村村有供销主播”的目标逐步实现。
龙头企业带动,全市“一盘棋”。邢台市社通过抓住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推动系统流通骨干企业下沉县域市场,培育一批对农村基层网点辐射力强的日用品、农资流通企业,形成一批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的农产品企业。市级全力打造果品市场、邢台供销冷链物流等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以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为核心,集展示、交易、配送于一体的大型市级集采集配中心;县级抓好隆尧、威县等5个县级集采集配中心建设,提高对乡镇、村级网点的集中配送能力,在全市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集采集配流通服务体系,有效促进城乡流通。
新时期,邢台市供销合作社人坚守为农之志,承继红色基因,正满怀激情投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途,竭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挑起新时代“供销新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