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交流 > 各地社务

贵州铜仁市社: “四个聚焦”助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贵州省供销合作社 发布时间:2022-12-19 08:28
[字体:  ]

贵州铜仁市供销社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为农服务“一条主线”,突出基层社提质增效、社有企业发展壮大“两个基本”,聚焦农资保供、产销对接、农业社会化服务“三个任务”,围绕指标任务、深化改革、项目建设、风险底线“四个重点”,全力实现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健全服务体系、提升经营质效、突出特色亮点“五个目标”,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聚焦目标任务,高标准完成综合业绩考核。截止目前,全省供销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铜仁涉及5类48项72子项指标,均已全面完成。一是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全系统销售总额81.92亿元、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20.73亿元、电子商务销售额14.73亿元,净资产收益率13.97%,消费品零售额43.84亿元,完成全资及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15%,从农业生产者购进农副产品为33.29亿元,售给农民的生产资料8.55亿元,累计完成全资及控股企业所有者权益4.3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呈上升趋势。二是组织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按照“四有”标准全面健全基层社内部管理,2022年共改造升级薄弱基层社17个、新成立村级供销社11个;发展基层社社员10768人;基层社利益联结机制69个,实现持续经营基层社100%全覆盖;建设基层社示范社(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4个;组织系统内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评选申报,目前已进入省级评审阶段。

(二)聚焦创新驱动,高起点推进供销综合改革。率先在全省供销社系统探索“数字供销”试点示范建设,在松桃县构建了“数字供销”“156”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一平台”夯基础。打造“松桃数字供销乡村振兴网”,培育了宏鑫供销商城、“松桃供销”抖店等电商平台8个,共发布为农服务信息1.1万余条,点击率达“100万+”,人民网、贵州卫视等主流媒体纷纷转载。二是“五中心”强服务。牵头建设了培训服务、市场运营、招商孵化、电商物流、信息宣传“五个中心”,组织致富能手、抖音达人、带货网红等开展培训30期5000余人次,引进美团、快递工会、麦思哲等11家企业,孵化鸿盛食材、药王仙谷等64家企业,培育米豆腐、黄桃、猕猴桃等25款农产品,培育电商、物流快递、自媒体等合作团队11个。三是“六合作”促发展。大力推进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消费合作、资源合作、智力合作“六项合作”,与松桃建行合作建设裕农通服务站503个,统筹全县电商服务站128个、物流站点88个、供销连锁店及为农服务中心54个,累计服务群众8万余人次,实现销售额8300余万元。2022年11月,省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向昀对该项工作作肯定性批示。

(三)聚焦主业主责,高质量提升为农服务水平。一是争资争项建强基层组织。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机遇,以省级财政奖补项目为契机,今年共梳理上报基层社建设项目91个,项目资金7332.9万元,申报奖补资金1304万元;围绕供销主业主责,共引进思南县大米精深加工项目、贵州麦思哲企业等6家,到位资金2000余万元,有力夯实了基层服务阵地。二是高质高效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探索推进“农资+”服务模式,将农资保供与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融通起来,今年来全系统14家农资经营企业(含开放办社企业)累计调入化肥24.7万吨,销售22.26万吨,库存2.78万吨。累计调入农膜584吨,销售617吨,库存43.13吨。大力推广“农机+”服务模式,在玉屏县举办全市供销社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场会,大力推广应用“农机+技术”“农机+综合农事”,目前碧江、玉屏等区(县)供销社共创办领办农机专业合作社4个,引进旋耕机、收割机、无人植保飞机等农机11项种类157台,累计完成配方施肥服务23.65万亩次、统防统治服务21.75万亩次、农机作业31.08万亩次,培养新型农机手187人,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扎实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加大对闲置、撂荒土地复耕复种,目前共完成土地托管面积32869亩,累计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764834亩。三是千方百计拓宽销售渠道。今年来,全市供销社系统在苏州举办3期农特产品专场展销会,累计展示农特产品2563种,销往东部地区农特产品9245.79万元。在东莞和苏州开设了“梵净山茶馆”“梵净山珍·健康养生”等16个销售专馆和直营店,累计销售金额1.8亿元。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农产品销售,共帮助全市302家农产品供应商进驻832平台,上架商品997种,完成农产品销售5109.54万元。与贵州“找我时代供销”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截止目前,平台共注册实体门店1.5万余户、消费用户11万余户、产品供应商233家,实现工业消费品、农特产品销售额6000万余元。

(四)聚焦风险底线,高要求落实安全稳定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组织召开2次全市供销社系统安全生产专题会、1次供销社系统安全生产宣讲会、6次安全工作调度会,推动全系统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全面推行“三张清单”机制,社属企业累计动态更新填报问题隐患164条,已督促全部整改到位;组织各区(县)供销社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2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34个,守牢守好全市供销系统安全稳定底线。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药废弃物及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目前,累计建立村级收购点324个,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18个,共回收废旧物资11.48万吨,其中废旧农膜1.87万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加强对市社机关、社属企业及全系统行业领域的监管力度,从严从紧做好全市供销系统疫情防控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