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10月以来,海南省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创新启动了消费扶贫行动,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爱心扶贫大集市”百场百家活动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作为贯彻落实国家脱贫攻坚精神的具体措施,把消费扶贫列入各市、县党委政府脱贫年度考核内容。海南省把省扶贫办主办、南海网运营的海南爱心扶贫网作为骨干力量,建设线上消费扶贫主平台;在线下,则发挥省、市县、乡镇三级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相对完整的优势,以“贫困户农产品零门槛进入+产销零距离对接”模式组织举办多种类型扶贫集市。
在各方协同下,海南省供销合作社打造了扶贫产品全供应链,逐步探索出“四动四全”消费扶贫新模式,形成了领导带头、党员紧跟、大众踊跃参与的生动局面,彰显了扶志、扶智和扶技的显著成效,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出积极贡献。2020年,海南省消费扶贫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奖的组织创新奖,被收录到“海南自贸试验区第三批制度创新案例”。
高位推动下的周密部署
2018年10月,海南省召开了全省消费扶贫大会,制定出台《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关于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通知》《海南消费扶贫爱心行动倡议书》和《关于在省级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购代捐”消费扶贫活动方案》等文件。省委副书记、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挥部指挥长李军提出,以线上海南爱心扶贫网及市县电商网、线下爱心扶贫大集市为平台,以“四动四全”(坚持党政强力推动,做到全保障;坚持各方积极联动,做到全覆盖;坚持线上线下高效互动,做到全服务;坚持贫困户自觉主动,做到全参与)为抓手,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开展消费扶贫活动。
在海南日报集团众创中心设立电商产业孵化园,重点培育和扶持小微电商企业。屯昌县供销合作社与省农业学校联合举办涉农专业中专班,截至2020年,累计培养消费扶贫推销员111名,并建设电商综合业务培育基地。全省民营企业踊跃参与消费扶贫,截至2020年,帮助销售扶贫产品金额2.80亿元。2019年,全省系统在18个市县建设了117个消费扶贫专区专柜,免费提供给贫困户就近就地销售农副产品;建成农村综合服务社145家,大力开展贫困户农产品公益代卖、滞销农产品销售、农产品运销、贫困户积分兑换、无人机植保、保险咨询等综合性为农服务业务。
多模式广对接
各市县党委政府、各定点帮扶单位党委(党组)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消费扶贫活动,采取长期定向认购、线下团购、订单式生产认购、个人爱心认购、协助产销对接、自驾车“后备箱”公益旅游认购、旅游带销等模式参与消费扶贫;多次组织参加粤桂扶贫协作对接活动暨广西名特优农产品(广州)交易会、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20消费扶贫·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等展会。在机场、车站、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游客中心、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地开设扶贫产品销售专区专馆专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各单位和有关企业开展扶贫产品大宗采购活动。
成本低受益多
2018年10月以来,海南省着力盘活供销合作社资源,运用合作经济思维举办爱心扶贫大集市,探索以市场化手段“搭台”帮助扶贫产品实现“零门槛、无成本”就近就地销售,方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贫困户直接买卖,减少中间环节,让众多贫困户看到销售空间,从而激发其发展生产的内生动力。截至2020年10月底,全省系统牵头举办629场线下扶贫集市活动,直接投入成本714.47万元,实现销售总额6581.91万元,受益贫困户达26.32万户次。
经测算,海南对扶贫集市每投入1元组织成本,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产生的销售金额是9元左右。由于扶贫集市低成本、接地气、有人气、可复制、易复制、高效率,已经衍生出县域、镇域、社区、候鸟等多种模式,把扶贫集市打造成了为小农户服务的平台。
海南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于2020年11月2日正式印发《关于拓展消费扶贫服务功能加快构建滞销卖难农产品公益性销售体系的实施方案》,海南省上下正在聚焦滞销卖难农产品销售和多渠道产销对接,加快构建以农产品生产信息采集、产销对接渠道、冷链物流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性销售平台,拟定滞销农产品应急处置预案,稳步提升全省农产品产销对接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巩固脱贫攻坚和滞销卖难的农产品公益性采购的积极性,推动消费扶贫从助贫增收向惠农增收拓展。
率先垂范下的全员参与
所有现职省级领导带头“以购代捐”,每人每月拿出200元—300元,通过海南爱心扶贫网或就地就近参与供销合作社线下消费扶贫大集市购买扶贫产品。各市县、各单位主要领导积极响应号召,带头认购扶贫农产品,推动消费扶贫活动有序展开。
各市县、各单位结合实际出台实施方案,普遍建立了“党委抓部署、基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国家扶贫日,全省系统集中举办消费扶贫大集等线下线上活动,扩大消费扶贫影响力;扶持海南爱心扶贫网和海供乐农电商公司等企业,重点建设冷藏冷冻保鲜库等设施,提供覆盖全供应链的服务业务,建设消费扶贫阶段性成果展示区,举办消费扶贫大型巡回图片展。各级各单位在定点扶贫村重点发展产业扶贫,加大扶贫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力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参与生产、享受劳动所得,借助消费扶贫体系销售农产品,逐步杜绝“一分了之、一股了之”的现象。
强机制广参与
海南在创新运用“四动四全”机制的基础上,省内各层级、社会各界纷纷行动起来,省直各单位和市县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站等载体的作用,动员机关干部和广大市民参与消费扶贫,扩大活动知晓度,着力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在“产+销”各环节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随着社会认可度的提升,消费扶贫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逐步扩大。绝大多数活动现场销售火爆,众多爱心市民积极参与,都认为消费扶贫“接地气、有人气、受欢迎”。
结合实践经验,海南省进一步发挥“四动四全”机制优势,充分运用海南爱心扶贫网和供销合作社爱心扶贫大集市两大抓手,带动各大机关单位、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逐步形成了消费扶贫产品固定的产销对接关系。供销合作社提供公益性服务,带领贫困户跨市县参与消费扶贫集市,培育贫困群众商品意识和品牌意识,与供销合作社一起“闯市场”。2020年1月—11月,全省系统大力开展抗疫情防返贫消费扶贫行动、消费扶贫抗疫保供产销对接大行动和消费扶贫“春风大行动”,逆势促进扶贫产品产销对接,最大限度化解了疫情对扶贫产品销售以及消费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共牵头举办382场线下扶贫集市活动,实现销售总额4142.04万元、订单2230.33万元,受益贫困户约19.44万户次,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经过2年探索,海南消费扶贫已产生“贫困户参与多、组织形式多、直接受益多、扶贫产品种类多”和“直采直供流通环节少、组织成本少”的“四多两少”新成效,形成了“以销促扶、以销促产、以销促建、以销促能”的“四促”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