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有关扶贫工作部署,将脱贫攻坚工作列入全省供销合作社“十项重点工作”全力推进,特别是在做好疫情期间扶贫工作、产销对接、电商扶贫和助推国家832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河北省社累计组织16次670余家(次)贫困地区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会,展出农产品2200多种(次),形成购销合作意向500多个,购销意向金额近20亿元。河北省全系统组织贫困地区开展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市对接380场次,意向销售农副产品50亿元;设立线上扶贫专馆47个、扶贫专柜387个、扶贫专区105个,建设线下扶贫专馆29个,常年展示展销当地优质特色农产品。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设立农村电商服务站2.37万个,累计销售农产品57.5亿元。河北省社组建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电商扶贫联盟,在各大电商平台设立“河北供销扶贫馆”,帮助62个贫困县产品上线销售,畅通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
创新电商扶贫为农产品插上“翅膀”
易县供销合作社以对接832平台为突破口,紧抓产品组织、业务跟进、质量把控、物流配送等环节。易县电商公司在832平台“保供给、防滞销”专区上线以来,签约采购方超过500家,销售额达887万元,带动1200户贫困户增收。
2015年易县供销合作社注册组建了易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乡村家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承接了商务部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河北省电子商务全覆盖项目和保定市扶贫办的北京首农双创中心项目,作为全市8个贫困县的牵头企业,进驻北京双创中心,并随后设立了海淀分中心、锦绣大地易县扶贫馆、新发地京保特产扶贫馆、大兴区易县扶贫馆4个线下展销门店。公司发挥双创中心桥头堡作用,抓对接,搞营销,开展技能培训、平台和体系建设、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实践,在全县建成了公共服务、电商物流、推广应用三大体系,设立了469个农村社区电商站点,推动全县商贸流通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快步走进电商时代。
易途电商公司具备电商讲师资格和其他专业资质人员达12人,专业运营人员5人。近年来累计培训电子商务人员5500人次,与全县469个村级服务站紧密联系。同时,公司还与京东、淘宝、农交汇等平台均有合作经历,渠道资源丰富,在发掘产品、对接平台、拓展市场方面具有较强经验和优势。运营团队熟悉电商业务,分工明确,高效运作,对易县电商公司入驻扶贫832平台后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2019年,公司策划实施了脱贫攻坚公益直播盛典、北京TV“食全食美”栏目淘宝直播、“光彩北京”消费扶贫进社区、“互联网+消费扶贫”主题日、北京市消费扶贫产销对接等营销推介活动,收效明显。公司还举办了世园会北京扶贫馆保定活动周和易县活动日,易县8家企业30余款产品亮相世园会。系列对接活动中,对接首钢、金隅等团购大户141家,社区22户,直接带贫600余户,全年销售带贫产品1900多万元。2020年以来,公司在牛岗乡苹果基地开展“消费扶贫·我在牛岗有棵苹果树”的认领活动,“私人定制”产前预售,十余天时间认领2500余棵,实现预售70余万元。2020年4月26日,公司组织承办了苹果认领暨易县消费扶贫年启动仪式,提高了易县电商公司所属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与众多采购方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其在832平台开展销售奠定了业务基础。
为满足生鲜储备需求,易途电商公司在盐业公司内建设了800平方米的农产品分装车间,办理了生产许可证及条码认证手续,在易县悦丰商贸城投资200万元建成1000吨冷库一座。公司在北京大兴区投资45万元租赁了1600平方米物流周转库,设立了22人的电商团队,负责仓储、物流、客户售后等工作,购置4辆京牌配送车辆,并与德邦物流建立合作关系,确保订单产品次日送达。在品牌、品质、价格等因素差别不太大的情况下,易途电商公司提供的专业、高效、集约化配送服务,提升了订单用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成为进驻扶贫832平台后业务提升较快的关键因素。
发展智慧农业助推产业扶贫
近2年来,涉县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建设禾兴有机休闲系列食品深加工项目,通过创新“龙头企业+种植基地+电商平台+利益共享”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龙头企业带动、基地智慧化生产、工厂智能化加工、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智慧化农业生产体系,促进了全县扶贫产业发展。
2019年,涉县供销合作社承担了全县重点扶贫产业项目——有机休闲系列食品深加工项目建设。项目一期主要围绕全县红薯产业发展,为贫困户提供种苗供应,技术培训、原品回收、产品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在产品加工上,积极打造智能化工厂,主要建设了薯类淀粉、方便粉丝和酸辣粉、果蔬脆条、红薯果脯干等4条生产线和污水处理、红薯储藏等设施。项目生产产品共有淀粉、方便粉丝、酸辣粉、红薯干、倒蒸干、果蔬脆片等六大类16个单品,年可生产红薯系列产品4000吨,解决就业岗位300个。
涉县供销合作社还自建育苗基地,完善红薯产业链条,开展示范种植,提升产品质量。2020年,涉县供销合作社改购苗为育苗,投资近200万元在胡峪村建设了100亩的育苗大棚,引进推广了市场需求量大,商品价值高的耐旱品种红天使。基地当年实现供应薯苗1500万株,其中免费供应贫困户1050万株,保证了全县扶贫产业发展需求。
结合涉县土地贫瘠,石厚土薄的特点,涉县供销合作社在保证红薯扶贫产业发展的同时,还探索试验了无土栽培模式,试验成熟后再大面积推广。无土栽培主要运用电厂废弃的炉渣和有机肥混合,制作成种植蔬菜基质,经过高温处理的炉渣既可改变基质的酸碱度,也可减少病虫害发生和杂草生长。同时,在棚内建设地上鱼塘,开展水下养鱼,水面种菜,蔬菜生长可以净化水质、补充氧气,鱼的排泄物和饵料残渣可直接转化为供蔬菜吸收的营养成分,养鱼更换的废水通过滴灌管道供给给无土栽培的蔬菜,从蔬菜上打下的藤蔓、枝叶等又可作为鱼类的食物。同时,还可以通过养鱼水调节蔬菜基质的酸碱度,达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效果,形成“鱼肥水,水养鱼,菜净水,水养菜”的生态循环系统。无土栽培的主要品种有西红柿、甜瓜、黄瓜、尖椒、青椒、豆角、茄子、韭菜、秋葵、胡萝卜等10多个品种。秋葵、胡萝卜等品种直接回厂用于果蔬脆片的深加工,其余时令蔬菜通过商超、果蔬柜等渠道,供应城市居民消费。
此外,涉县供销合作社还建设智慧系统,打造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在基地安装智能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数据,通过传感器及控制器及时将数据传入公司后台,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电脑查看现场图像和数据,实时掌握影响蔬菜生长环境的各项指标,还可以自动控制大棚设施,实现灌溉、施肥、通风等智能化运行。同时,后台对所有环节的操作数据、影像等资料实施保存,实现生长过程各项数据可追溯。
在产品销售上,涉县供销合作社坚持线下线上同步推进。线下与区域内美食林、阳光超市、聚宝隆、万家乐等大型商超和系统所有食品便利店,都设立了农产品专柜,通过举办新产品推介会等活动,让产品走进百姓生活。县社还与良品铺子等知名电商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按照良品铺子制定的生产标准开展产品代加工;创新引进无人果蔬智能售卖柜,布局安装到全县各生活小区、综合办公区,与基地果蔬生产实现对接,实现24小时无人售卖,满足了居民消费需求。此外,县社还先后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开设了企业产品专卖店,通过企业公众号、微信朋友圈、抖音、美篇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介。同时,还开启了企业抖音直播,与县电视台和知名网红合作,开展现场带货直播等多种形式,实现产品多渠道销售。
开展农产品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
曲周县供销合作社河北曲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有净菜加工车间、芽苗菜智能化生产示范中心、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车间、鸡蛋自动化清洁车间、冷藏库、物流配送中心及配套设施,致力打造集技术研发培训、有机种植、食品加工、冷链物流配送、市场销售等全产业链为一体的可追溯安全食品生产流通模式。公司主要销售的产品为绿色毛菜、净菜、速冻果蔬等,涵盖根茎类、叶菜类、瓜果类、菌类、芽类共50多个品种。公司建立了可追溯平台,以二维码查询为途径,实现对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贮运、营销各环节监测追踪,实现可追溯信息与消费者共享。
公司利用先进的技术指导农民开展科学种植,创新“公司+专业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优化和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公司带动专业合作社30余家,辐射带动全县农户2万多户,使农民户均增收5万余元,新增就业岗位600余个,增收效果明显。公司生产的净菜、芽苗菜等产品,利用冷链恒温运输车,从采摘到餐桌只需要12个小时,充分满足群众对绿色高档健康食品需求。将实现从种子到筷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模式,促进农产品流通,助力农民增收,加快脱贫步伐。
食品级血浆、血球蛋白粉项目竣工投产,所属食品深加工行业,是从新鲜的动物血液中分离纯化得到的高纯度动物蛋白制品。该项目将为10个年生猪屠宰量90万头的企业解决血液后续处理问题,消除直接排放后污染问题,变废为宝,缓解我国优质蛋白缺口较大的矛盾,企业的运行也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同时有效带动区域内养殖业的发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地社会效益。
鸡蛋自动化清洁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农业全循环产业链模式,从种鸡到鸡蛋,可以实现全程自控。此外,项目还建立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SDL标准体系”,对传统养殖方式进行改观,从传统养殖环境的“脏、乱、差”到标准的自动化科学养殖,使生长环境大大改善,产蛋品质更高。项目建成后,日处理鸡蛋40万枚,将建设5个百万只蛋鸡健康养殖基地,直接带动1万农户养鸡,养殖规模3000万只,引领农民科学养殖,同时解决2万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