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工作交流 > 新网工程

打造乡村振兴“街道样板”

阅读次数: 作者: 信息来源: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时间:2019-09-30 09:22
[字体:  ]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江夏区五里界街作为武汉市“三乡工程”发源地,大力发扬首创精神,勇当乡村改革先行者,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样板,走出了一条城市乡村振兴的“江夏路径”,2017年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实施乡村旅游行动,让产业兴起来
 
  五里界街位于梁子湖和汤逊湖“两湖”之间。依托域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自然禀赋,街道树立“旅游+”思维,抢抓全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有利时机,引资本、招项目、兴产业,变美丽生态为美丽经济。
 
  实施“旅游+农业”。南部文旅发展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引进武汉花博园、当代薰衣草等现代农业企业34家,发展农家乐45家,土地流转每年亩收入达1000元,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
 
  实施“旅游+特色城镇”。北部产城融合区以打造宜商宜游宜业宜居的生态新城为目标,成功引进总投资500亿元、占地1万亩的恒大科技旅游城项目。一花引来百花开,一批知名房企和高新企业纷纷入驻。
 
  实施“旅游+康养”。抓好规划建设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的战略机遇,积极与泰康、蓝城等国际知名康养企业合作,全力打造高品质产城融合、医养结合的健康养老特色区。
 
  实施引才聚人行动,让人气旺起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五里界街用好用活招才引智工程,充分激发“能人”的活力,创新乡村人才工作机制,促使能人、乡贤联动互补,推动人才“归巢”、人气集聚,让乡村现有人才有更好的施展舞台,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
 
  以乡愁韵味聚人气。本着“不拆迁、不砍树、不填塘”的思路和荆楚风格的规划设计理念,将小朱湾打造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湾,吸引了大批投资创业或休闲旅游的市民下乡,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以乡贤资源聚人气。成立全省首个“乡贤企业家联盟”,汇聚党员、乡贤和企业家等力量,更好服务企业兴乡和推动能人回乡,先后吸引多名海归博士、文化名人、企业家回乡创业。
 
  以乡情纽带聚人气。通过登门拜访、电话联系、座谈联谊等方式,对本地农村人才进行“点对点”动员,增强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近年来,乡村能人高山明、养鱼大户陈桃军等40余人回乡发展,“孔雀东南飞”变成了“春暖燕归巢”。
 
  实施全域成景行动,让乡村美起来
 
  五里界街按照“生态智慧小镇、滨湖宜居新城、全域景区乡村”的定位,点线面结合,打造“五里花香、七彩梁湖”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扮靓村湾,点上出彩。按照“一湾一品、一村一韵”的定位,以村湾环境整治为突破口,规划建设了一批美丽乡村,打造舒谢湾、田子海湾等各具特色的美丽村湾。
 
  扮美线路,带上织景。精心规划旅游线路,打造时尚、农耕两条景观大道,梁湖大道沿线发展赏花休闲、生态庄园、周末亲子游等农庄经济片区,李家店大道发展农事体验、康养小镇、茶文化等耕读休闲片区,初步形成了U字形赏花休闲示范带。
 
  扮优全域,面上成画。美丽乡村建设要全面开花,而不只是依靠一个村湾、一条线路。五里界街以创建省市旅游名镇为契机,在全街规划建设月亮湾、湖畔、溪湾3个特色小镇和30个美丽村湾,其中已有18个美丽村湾建设完成。
 
  实施三治融合行动,让民风淳起来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五里界街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新实践,厚植新民风。
 
  自治正乡风。发挥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引导村民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养成崇尚勤俭节约的良好乡风。锦绣村建成300平方米的红事家宴中心和350平方米的白事堂,已办理红白事60多场。
 
  法治刹歪风。善用法治方法,推行“村民议事日”和“民主理财日”制度,真正把重大事项决定权和财经权交给群众,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德治润新风。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评选,编制“好家风好家训”,涵养良好家风。深挖农耕文化,开展“美丽乡村过大年”等民俗系列活动,让传统民俗走出记忆、回归当下。
 
  实施群雁奋飞行动,让旗帜亮起来
 
  五里界街不断强化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
 
  以红色头雁建强支部。广泛吸收乡贤能人、大学生后备干部等优秀党员进入“两委”班子,形成头雁领飞的良好局面。2018年“两委”换届选举,新一届“两委”成员平均年龄39.2岁,大专以上学历28人。
 
  以红色细胞贴身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带动作用,成立“白天使”“红色细胞”等志愿服务团队,吸纳志愿者2794人,将志愿服务沉到基层、深入社区、走进家庭。
 
  以红色组织破解难题。针对少数村级自治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建立“党领民办、群众自决”的湾级理事会,由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等“五老”理事登门入户,拉家常、讲乡俗、谈道理,“小理事”办成“大事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