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供销社> 意见征集
索引号: 12341700MB16394712/202110-00016 组配分类: 意见征集
发布机构: 宣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关于征求《宣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10-22
索引号: 12341700MB16394712/202110-00016
组配分类: 意见征集
发布机构: 宣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关于征求《宣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10-22
关于征求《宣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10-22 17:20 来源:宣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征求《宣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供销社:

“十四五”时期(2021- 2025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也是供销合作社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服务乡村振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印发<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供发业〔2021〕4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社制定了《宣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现征求你们的意见建议,请认真研究,于11月24日下午下班前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市供销社办公室,同时发送电子版。

联系人:胡曦祥  电话(传真):3023742

邮箱:ahxcoop@163.com

附件:宣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宣城市供销社

                                  2021年10月22日


宣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供销合作社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服务乡村振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印发<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精神,结合宣城市供销社实际,编制《宣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十四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包括“十四五”时期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改革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市供销社系统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全市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成效

“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供销社的精心指导下,全市供销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15〕11号、皖发〔2015〕25号、宣发〔2016〕24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深入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加大“新网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基层社、社有企业和经营服务网络改造新建步伐,不断拓宽经营服务领域,夯实为农服务基础,做大做强主营业务,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1.经济实力稳步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市系统销售总额、利润总额、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分别从2015年的134.06亿元、5.80亿元、66.92亿元、4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79.87亿元、8.47亿元、78.60亿元、49.9亿元,年均增长6.06%、7.87%、3.27%、4.52%。2020年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是2015年的1.34倍、1.46倍、1.18倍、1.25倍。2020年,社会贡献总额达11.25亿元,上缴税费1.57亿元,比2015年底分别增长52.85%和53.92%。“十三五”期间,在整体经济实力提升的同时,全市系统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结构更趋合理。

2.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全市系统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转型发展,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基本完成了供销社综合改革各项目标任务,为服务我市城乡统筹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系统“三会”制度全面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市社在全省系统率先完成新“三定”方案,郎溪县被确定为全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县。

3.基层组织不断夯实。全市系统以“三社一会”建设为重点,探索发展路径,创新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搭建为农服务平台。截至2020年底,全市系统新建、改建新型基层供销社58 家,自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16家,建成综合服务社899家。基层社实现销售总额从2015 年的 1.48亿元增长到 2020 年的9.64 亿元,年均增长45.54%。坚持开放办社,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截至2020 年底,全市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20912人,带动农户40391户。

4.为农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环节,依托社有经营服务组织,探索出全托管、半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土地托管模式,为农户提供集中育秧、统防统治、机耕机收、烘干仓储、收购加工和农技培训等服务。截至 2020 年底,全系统托管土地面积 34160亩,配方施肥面积 24762亩,统防统治面积 41248亩,农机作业面积 29362亩,累计实现农业生产服务收入0.55亿元。

5.“新网工程”稳步推进。深入推进“新网工程”建设,不断延伸为农服务触角,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共争取到中央、省级“新网工程”及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项目30个,获得财政奖补资金713万元。截至 2020 年底,全市系统建成各类经营服务网点1700多个,配送中心 21 家,庄稼医院科技服务网点 92 个,逐步形成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骨干、村级为网络终端的覆盖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等新型农村流通服务网络,有力促进了全市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6.农村电商提速前进。农村电商服务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线上线下销售呈现不断上扬的态势。各电商经营企业积极整合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加大自营品牌开发的力度,通过自建平台、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等形式开展网上销售。旌德县社被评为安徽省供销社电子商务示范县社。截至 2020 年底,全市系统已有电子商务公司5家,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56家,自建电商平台4家,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店铺52家,完成销售额8.28亿元。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 3.71 亿元。线下基层经营服务网点快速布设,旌德、郎溪等县逐步实现了乡镇级电商服务网点全覆盖。

7.社有企业创新发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加快资源整合,创新经营业态,不断提升社有企业经营服务水平。截至 2020 年底,全市系统有各类股份合作制企业48个,其中全资企业8个、控股企业5个、参股企业14个、开放办社21个,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15家。

8.监督管理日趋成熟。成立全市系统内部审计委员会,认真履行内审工作职责,积极创新内审方式,明确内审计划,严格审计程序,以促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防范社有资产流失为重点,突出审计实效,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对全市系统33家社有企业开展内部审计,涉及资金10553万元,提出审计建议144条,开展审计调研3次,完成审计调研报告3篇。加强社有企业资产管理,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对20家市社本级投资企业分类施策、跟踪问效,落实对社有资产的运营和管理职责。

9.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供销社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紧扣“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压实责任,扎实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到“两个维护”。强化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严肃党内组织生活,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兴社”战略,规范开展市社机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省市委有关规定,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结合巡视巡察整改,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监事会职能作用,积极开展调研督导,为推动供销合作事业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二)“十四五”时期供销合作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关键时期,是供销社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的内涵和外延。

1.发展机遇

一是重要指示锚定前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凝结着对新时代“三农"工作深邃理论思考和对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新时期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确立了新坐标、锚定了新方位、擘画了新蓝图。

二是政策叠加效应持续释放。中发〔2015〕11号、皖发〔2015〕25号、宣发〔2016〕24号文件为供销社改革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大力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市加快推动“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一批强农惠农政策陆续出台,各种资源配置陆续向“三农”倾斜,这些都为农业农村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也给供销社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三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重要机遇。党中央作出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供销社组织体系比较完整、经营网络比较健全、服务功能相对完备,通过构建综合性、规模化为农服务体系,既能为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覆盖全程的规模化服务,又能为广大家庭经营农户提供便利实惠的个性化服务,能够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2.面临挑战

一是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转型压力。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不断推进,特别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广泛运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必将带来生产、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的革命性变化。传统产业面临着尽快适应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严峻挑战,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二是农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猛,各类工商资本、金融资本加快在农村地区抢滩布局,农村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流通领域的产业组织方式、商业经营模式、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加快,传统流通企业受到严峻挑战。    

三是供销社自身许多问题亟待突破。供销社系统目前存在的诸如龙头企业不多、与农民合作联系不够紧密、联合合作的系统优势发挥不到位、为农服务实力不够强大、干部职工队伍年龄老化、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制约和影响供销社改革与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牢记为农服务宗旨,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拓展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改革强社、服务立社、夯基建社、强企固社、人才兴社、从严治社,努力把我市供销社系统打造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宣城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彰显供销社的政治优势,在服务“三农”工作大局中,体现党委和政府的政策导向,履行好社会责任。

——坚持为农服务宗旨。供销社根在农村,服务“三农”是供销社的根本宗旨、生存之基、立身之本。要把服务“三农”作为供销社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作为根本落脚点,始终做到为农、务农、姓农。

——坚持合作经济基本属性。按照合作制要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推动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实行民主管理、互助互利、合作多赢。

——坚持市场化原则。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更多运用经济手段开展经营服务,逐步探索联合社社企分开的途径,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坚持开放办社。打破制约改革发展的体制障碍,逐步建立起各层级联合发展、区域协同发展、社农共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汇聚各方资源,加大联合合作,壮大自身实力,建立规范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共同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系统形成组织体系更加完善、与农民联系更加密切、服务功能更加健全、联合合作更加紧密、治理能力现代化显著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的发展新格局。具体发展目标为:实现销售总额达258亿元、利润总额达12亿元、资产总额93亿元、所有者权益达62亿元,分别比2020年年均增长7.5%、8%、3.5%、4.5%。新建亿元以上企业5个,新建、改造基层社100家,供销社各类经营服务网点基本实现乡镇、村全覆盖,新建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9个,为农服务中心站点60个,土地全托管面积75000亩,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10000亩次。

三、主要改革发展任务

(一)深化改革,健全完善供销社治理体系

1.加强联合社治理机制建设。完善各级供销社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建立健全党组织、理事会、监事会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的治理机制。密切联合社层级间联系,完善联合社对成员社的工作考核机制,建立成员社对联合社的评价机制。稳定县及县以上联合社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2.理顺社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按照社企分开、双线运行原则,构建分层次的社有资产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社企关系,明晰各级联合社和所属社有企业的关系。联合社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建立社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对社有资产的监管。完善社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权责统一、运作协调、有效制衡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权责。

3.健全完善综合监督机制。发挥监事会作用,从严监管社有企业,聚焦“三重一大”决策、项目建设、推进资本运作等事项监督,重点关注社有企业是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特别关注社有企业资金安全风险、履约担保风险、债权债务风险,确保社有资产安全可控、有效运营。加强审计监督,推进审计工作全覆盖,不断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方式,提高审计实效,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发挥纪检监察监督作用,支持配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4.大力实施人才兴社战略。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注重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全面提高干部能力水平和专业素养,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着力培养一批爱供销、懂经营、会管理、勇创新的干部队伍。建立灵活的选人、用人制度,广泛吸纳农村能人、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负责人、农产品经纪人等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加入供销社各级组织,用市场化的办法选聘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为供销社注入新的活力。

(二)抢抓机遇,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1.着力构建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主动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形势,推动供销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引导县级社成立专业服务公司,打造为农服务中心;鼓励基层供销社组建农机、植保等服务型农民合作联合社,围绕耕、种、管、收、加、贮、销等农业生产环节,积极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加快把基层供销社打造成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发挥村级供销社功能作用,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生产生活服务,整体提升服务功能,打造为农服务综合站。推进社有企业、基层供销社和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经营权流转,规范土地托管方式,扩大托管服务规模,构建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

2.稳步开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发挥供销社组织网络优势,整合社会资源,采取“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方式,引导有条件的基层组织探索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推动供销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由供销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综合合作新机制。到“十四五”末,在全市基本构建起供销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优势互补、协同高效、风险可控的“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生产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现生产、供销、信用各环节的要素资源有效聚合,更好地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3.加快提升现代流通服务水平。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完善仓储、冷链、物流、农事服务等基础设施。积极参与建设、运营、管护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农产品交易市场。推动涉农企业、农产品交易市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效对接与合作。持续推进“新网工程”项目建设,对传统经营网络进行改造提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日用消费品和农副产品安全畅通、乡村绿色生态服务、冷链物流高效配送、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合作金融等骨干业务网络,加快形成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服务新格局。

4.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顺应“互联网+”快速发展新趋势,充分发挥供销社传统产业和经营网络优势,大力培育发展电子商务。注重改造传统流通网络,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推动电子商务与“新网工程”实体经营网点建设融合发展,加快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和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引导系统内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与“扶贫832平台”的对接,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格局,助力消费帮扶。

5.推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抓住国家“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政策机遇,启动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培育骨干冷链物流企业,建设全市农产品现代流通及冷链物流体系,把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6.发展壮大宣城茶产业。全面贯彻落实即将出台的《安徽省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在我市茶产业发展中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凝聚政府、行业、企业合力,推进我市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推动我市茶品牌强势崛起。利用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加大宣城茶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宣城茶品牌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坚持扶大扶强培优,支持系统内茶产业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合作等方式,整合茶叶中小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茶场和种茶大户等,形成集群发展效应。在推进宣城茶产业标准化建设、产销对接、品牌推介以及促进一二三产和茶旅文康融合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夯实基础,加快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1.加快推动基层社提质扩面。通过争取财政资金、盘活社有资产、吸纳社会资本等方式,拓展经营服务功能,改造升级薄弱基层社。采取县社投资、社有企业或实力较强的基层社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经营服务网点改建、结对帮扶援建、开放办社吸纳等多种方式重建基层社,筑牢为农服务阵地。指导基层社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提升服务功能、带动农户发展,培育一批总社级、省社级、市社级基层社标杆社。

2.大力发展村级供销社。坚持党建引领、村社共建,采取“先行先试、逐步完善、稳步推进”的方式,大力发展村级供销社,实现村、社共同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巩固供销社为农服务阵地。以联合合作为基础,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拓宽基层社负责人选任渠道,鼓励村“两委”负责人、农村能人等入社参选。规范基层社和农民社员的利益分配关系,建立健全按交易额返利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3.发展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自办、领办、合作、服务等模式,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创办一批管理民主、制度健全、产权清晰、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创办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旅游服务、农机作业以及资金互助等产业型、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开展“空壳社”清理,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切实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和层次,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发展一批有实力、有品牌、有影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现抱团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4.拓展综合服务社服务能力。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备的原则 ,以市场化为手段,采取多种方式,新建或改造一批主体多元、管理规范、便民实用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推动农村综合服务社与为农服务中心衔接,拓展服务功能,顺应农村消费升级的新需求,积极开展日用消费品、代收代缴、文体娱乐、养老幼教等多样化服务,加快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站建设。

(四)提质增效,提升社有企业综合实力

1.进一步深化社有企业改革。不断健全社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管理组织,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社有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机制,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促进社有企业管理逐步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提高社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市供销商业总公司实体化运作,将其打造成为市社本级服务“三农”的经营投资平台。

2.强化社有企业联合合作。发挥供销社系统协同效应,构建一体化经营服务新机制。加强与省供销社以及兄弟市、县级社直属企业的联合合作,积极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合作、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方式,加强各层级社有企业间的产权、资本和业务联结。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推动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整合,加快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行业引领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

3.规范社有资本运营管理。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规范经营投资行为。健全项目可行性研究、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防范重大项目投资决策风险。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审制度,加强重大投资项目审计,维护社有资产安全完整。

(五)党建引领,推进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

1.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全市供销社系统党的各项建设,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不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大力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

2.强化廉政建设和从严治社。认真落实全国总社、省供销社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全面从严治社工作的部署安排,深刻汲取供销社系统腐败案件教训,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持续正风肃纪,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持续巩固“三个以案”专题警示教育成果,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反对“四风”,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社不断向纵深发展,营造崇廉尚实氛围和良好干事创业环境。建立健全覆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体系,促进监事会与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监督部门资源共享,形成监督合力。

3.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力强化宣传思想工作,树立大宣传格局,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介,主动发出供销社声音,讲好供销社故事,让社会更多了解供销社综合改革成果、为农服务成效。在改革实践中弘扬供销社文化,进一步在系统内挖掘一批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弘扬“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凝聚起新时代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按照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树立机遇意识、改革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开拓进取。围绕全市“三农”发展大局,结合供销社实际,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职责分工,逐年加以推进,力争年年都有新突破。

(二)细化目标任务,加强调度监控。结合工作实际,细化目标任务,制定系列配套实施方案,科学安排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进度。加强对推动规划落实的协调调度,形成上下衔接紧密,左右联系畅通的合作协调机制。建立监督检查和动态监控机制,定期检查、收集和分析任务落实情况,适时开展评估和通报。

(三)加大政策扶持,实施项目带动。加强与财政、金融、农业、商务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承担政府委托的各项任务,大力争取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各方面支持。围绕实现规划目标,进一步挖掘潜力,发挥优势,下大力气找项目、引项目、上项目,抓好项目储备,以项目推动发展。

(四)强化宣传引导,推动改革发展。注重典型带动,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等做好宣传报道,讲好为农服务、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的故事,传播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新作为,树立供销社新形象,为供销社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